巴拿巴是塞浦路斯岛人。他的出生地使他成为散居的犹太人,散居在巴勒斯坦或现代以色列以外的犹太人。他最初的名字是约瑟夫,但使徒们叫他巴拿巴,他获得这个名字可能是因为他作为一个传教士的能力。巴拿巴的名字被路加理解为“鼓励的儿子”(使徒行传4:36)。巴拿巴是次等教会的使徒,与保罗同往居比路和彼西底去。
巴拿巴首先出现在卢克的公共生活在耶路撒冷教会的帐户,作为一个男人的手段给教会所得出售一块土地,”巴纳巴斯他拥有田地,也卖了,把价银拿来,放在使徒脚”(使徒行传4:36-37)。徒7:54-8:1司提反被石头打死以后,教会就被逼迫四散了。“当日,耶路撒冷的教会大遭逼迫,除使徒以外,都分散在犹太和撒玛利亚各处。
有虔诚的人,把司提反埋葬了,为他捶胸大哭。扫罗却毁坏教会。徒8:1-3他就挨家挨户地拖着男女下在监里。在使徒行传9:26-27中,“扫罗试图加入门徒,但他们都害怕他,不相信他真的是门徒。巴拿巴带他到使徒那里。
把扫罗在路上怎样看见主,主怎样向他说话,他在大马色,怎样奉耶稣的名放胆传道,都述说了出来。因此,巴拿巴是耶路撒冷第一批皈依基督的人之一,他们不是因耶稣自己,就是因使徒的讲道而得的。
巴拿巴虽不是本地人,但使徒却信任他。后来,他被派往安提阿与工人们同工,向犹太人、说希利尼话的人和希利尼人传道(使徒行传11:19-22)。及至安提阿教会的事增多,需要更多的工人,巴拿巴就往大数去,带回扫罗来。看来巴拿巴是安提阿教会的领袖,路加所吩咐的“巴拿巴和扫罗”表明了他的卓越。“巴拿巴和扫罗”从安提阿拿救济资金到受饥荒打击的耶路撒冷(徒11:30)。
巴拿巴受安提阿教会的委托,与扫罗、约翰马可一同踏上传教之旅,这一路将他们带到塞浦路斯,后来又到了大陆的各省。在塞浦路斯岛发生了两大变化,扫罗现在被称为保罗,领导的角色从巴拿巴变成了保罗(使徒行传13:9)。一旦在大陆,这群人将被称为“保罗和他的同伴”(使徒行传13:13)。
在路司得,当地人热情高涨,巴拿巴被封为“宙斯”,而保罗只是“赫耳墨斯”的发言人(使徒行传14:12)。为纪念巴拿巴和保罗而大张旗鼓的原因是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,据说宙斯和赫尔墨斯曾造访过同一地区。
然而,除了一对老夫妇外,没有人认出他们。路司得的百姓起了决心,不容这样的事再发生。保罗在路司得被石头打死后,领导地位再次回到巴拿巴,“他和巴拿巴去了特庇”(使徒行传14:19-20)。路加对耶路撒冷会议的描述(使徒行传15章)再次把巴拿巴放在前面,表明巴拿巴在耶路撒冷的地位比保罗好。“巴拿巴和保罗”在会上报告外邦人所作的事(使徒行传15:12)。
会议向叙利亚和基利西亚的教会推荐“巴拿巴和保罗”的文件再次显示了路加对这两个人在耶路撒冷的相对地位的认识。巴拿巴与保罗的分离,以及他们在耶路撒冷会议后在安提阿开始的传教活动。
路加福音讲述的是约翰·马可的另一段旅程(使徒行传15:36)。在保罗看来,约翰·马可在居比路变节(使徒行传13:13)足以使他脱离党。巴拿巴对约翰马可非常忠诚,因为他们是表兄弟(歌4:10),于是离开保罗,巴拿巴又单独带着约翰马可往塞浦路斯去。路加“坐船往居比路去”(使徒行传15:39)是对巴拿巴的告别。
后来教会的见证使巴拿巴成为一个作家。德尔图良指定他为《希伯来书》的作者。亚历山大的克莱门特和奥利金都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书信归功于他,他们把它列为正典,因为他们认为作者是使徒。然而,《希伯来书》和《巴拿巴书》的性质,很难与《加拉太书》中巴拿巴的保守倾向,以及《使徒行传》中巴拿巴与耶路撒冷的认同相调和。
此外,根据内部证据,巴拿巴书信的日期似乎是公元130年,对我们的巴拿巴来说太晚了。巴拿巴死亡的确切日期没有被发现,路加福音在公元67年左右结束了使徒行传,所以巴拿巴肯定是在这之后的某个时间去世的。然而,巴拿巴在塞浦路斯殉教而死。
- 《圣经诠释者词典》(纳什维尔:阿宾顿出版社,1962)356
- 摘自《圣经》的经文,《NIV研究圣经》(大急流城:桑德凡出版社,1995),1654年。
- 《圣经诠释者词典》(纳什维尔:阿宾顿出版社,1962)356。
如果我们帮助过你,请用你的旧论文帮我们修复他的微笑……它需要秒!
-我们在找你以前的论文、实验和作业。
-我们会审查并发布在我们的网站上。广告收入用于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儿童。
-通过“微笑手术”和“微笑列车”支付腭裂手术的费用。